美國經濟衰退的恐慌來自「GDPNow」,關稅提前拉貨遭誤會了?

15/03/2025

3 月第一週總經數據彙整: 

歷經 2/21~2/28 川普密集針對關稅的各種發言後,本週市場迎來極度防範的資態,更加關注衰退,形成股跌債漲。然而實際上導向衰退的數據公布並不多,甚至紅多於綠,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雨天收傘的心態,一但股市陷入高檔死亡交叉的短空拉回,所有利空預期都先行發酵。因此針對衰退預期,市場聚焦另一個預測性質的數據: Atlanta GDP Now

甚麼是 GDPNow

本數據是由聯準會亞特蘭大分行所提供,主要目的是利用總經數據的公布,利用統計學的模型,建構出更為即時的 GDP 預測數據。 以官網的更新日程表,可得知此數據 1~3 月,一季之內更新 21 次,遠高過真正的 GDP 統計資料。 

GDPNow 的 2025Q1 GDP 預測數據如上圖所示,在 2/28 的那次更新,一次性地由 2.32%,跳水至 - 1.48%! 該次的更新是由多個總經數據更新所建構而成的包含 Personal income and outlays, NIPA underlying detail tables, Advance Economic Indicators,其實就是每月的最大規模的參數更新,因此才會有如此巨大的變動。

這些參數,來自個人消費、美國經濟分析局(BEA)所提供的每月國民經濟核算數據(NIPA)以及各種進階經濟數據的納入,因此很難簡單的單一指向某個數據變化。

筆者的推測與結論

根據 GDP 組成,筆者認為主因是美國貿易帳赤字擴大,也就是入口 > 出口擴大,因為 1、2 月的即時數據,要能有劇烈變動,最有可能的仍然是關稅戰導致的提前拉貨堆積庫存 (如下圖美國貿易帳逐月數據,明顯近 2 個月擴大),以及少部份,因為政策不確定,導致的投資支出放緩。

因此認為目前市場上屬於「短期擔憂過度」,進出口貿易對於美國 GDP 影響有限,最主要是短線波動過大,加上統計模型的預測,放大了影響。加上先囤貨後,後來若關稅暫緩或部分實施,也會降低後續拉貨速度,加以平衡貿易帳。真正的經濟衰退,預計若川普未明顯政策轉圜,持續激進的話,消費信心、企業投資信心持續遞延至 Q2 底 Q3 初,才會有真正顯現 

另外近期的股跌債漲,經濟衰退押寶交易,主要反應在股價指數殺盤,針對高檔、高估值大型股評價修正,實際上 S&P500 騰落指標並未明顯轉壞,因此若能有 5 日線走平且站上,終止多殺多,本波反彈幅度推測應會不小。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美國經濟數據理想,支撐美股相對全球股市獨強
美股本週四個交易日全面上漲,道瓊指數最高來到 44,885 點,幾乎接近歷史前高,費半同步逼近前高水準,那斯達克更創下新高,美股是毫無回檔的持續向上,明顯強於全球股市。強於的關鍵,在於週四美股大漲 404 點,背後主因是美國一連串理想的經濟數據提供支撐,包括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ISM 製造業指數重回 50 榮枯線之上,以及非農報告的就業人數持穩,最重要的失業率降至 4.1%,顯示經濟基本面仍具韌性。

「利率怎麼可能一直升?通膨應該只是暫時的吧?」當時的你,是否也這麼想過?回到 2022 年初,那是一個看似風平浪靜的時間點。新聞、YouTube 頻道、銀行理專口中的建議,無一不讓人相信:「現在進場長天期債券,是穩賺不賠的選擇」。許多投資人看著美債 ETF(像是 00679B)穩穩站在 40 元上下,紛紛出手佈局,甚至有人為此房屋增貸,只為了抓住「利息+資本利得」的雙重紅利。

地緣風險降溫,股市迅速翻揚表現
美股本週四個交易日呈現上漲,尤其週二跳空收漲 507 點,週四漲 404 點,過程中雖紅黑交錯,但漲點大於跌點,位階墊高態勢明朗,並且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逼近歷史新高,強勢的短線多頭翻揚,氣氛帶動的關鍵就是以伊停火協議,市場對地緣風險的擔憂迅速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