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落地才能使市場回歸基本面,帶動資金布局好標的
以色列與伊朗緊張升溫,地緣風險壓抑短線情緒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緩升至 43000,科技股更是先創波段新高,整體科技股領軍多頭的氣氛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偏向過熱的情況,預期需要修正一下,儲備資金動能再向上,尤其 6/13 中東地緣紛爭的突發訊息,剛好作為適度壓抑盤勢的事件。
以色列與伊朗緊張升溫,地緣風險壓抑短線情緒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緩升至 43000,科技股更是先創波段新高,整體科技股領軍多頭的氣氛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偏向過熱的情況,預期需要修正一下,儲備資金動能再向上,尤其 6/13 中東地緣紛爭的突發訊息,剛好作為適度壓抑盤勢的事件。
自從 GENIUS 法案推出後 (6/11 參議院進行程序投票),美國政府為全球穩定幣立下重要的監管原則:
科技股估值回升至常態水平,甚至成長股吸納更多資金,來到歷史相對中上緣之估值,為當前關稅隱憂持續降溫後之新資金結構;4 月營收公布後,台股尚未走出強勁多方格局,處於反彈回升後之區間整理階段,筆者即針對業績股進行解讀,不論是轉機性質強烈,有望快速吸引短期資金;或是中期趨勢穩定,穩健創高者,都各有不同之漲跌慣性,共通點便是中長期股價趨勢看升。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兩紅加兩黑,42350 附近橫向震盪,而標普 500 或納斯達克指數雖更為強勢,但也透了漲不上去的觀望氛圍。雖然長期穩步向上的觀點不變,但是時間點與震盪參雜變數,尤其是 7 月初,當 90 天暫緩到期前後,川普宣布新協議稅率,或轉變態度有新的決策,都將主宰市場情緒變化,並且不確定性仍是壓抑市場的主要力道。
延續上週 5/29 的文章內容「6 月第二週,台股潛在利空四合一」,提到高股息 ETF 的換股將會導致股價短期被墊高,並預期在 6/9~6/13(6 月第二週) 正式展開負面影響的拉回。因此本週是 6 月第一週,符合事前的預期,屬於拉高的一週,當然這並非是基本面,可謂是短期的利多幻相。
台灣最指標之網通伺服器 PCB 廠,2368 金像電,自 2023 年突破 200 元整數大關後,走了將近 2 年的大區間高檔整理格局;近期股價自關稅戰風波急殺至 150 元以下後,連續強彈,如今逼近前高 280 附近關卡,今日來探究背後上漲邏輯。
每到任何一個假期使台股休市,就如同年經文一般,「XX 變盤」就成為了市場輿論不可少的部分。行情好怕變盤拉回,行情開始轉差,也怕從小跌變大跌,更尤其清明連假後的連續跌停,更是加深了投資人的印象。
筆者上週即點出,過去應用多偏向消費性產品之 PCB 廠 6191 精成科,單純從業績角度上,可在其尚未公布營收,但因已有公布與日廠之併購計畫與時間,在可預期營收創高的前提,搭配股價受到系統性風險的修正,把握到短時間內大波段漲幅。若從川普關稅影響後的低點來看,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股價已翻倍上漲,成了近期相當強勢標的。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震盪下跌回測季線,反映整個美股呈現高檔震盪、追價資金猶豫的氣氛。以筆者的角度來看控盤合情合理,就新聞事件的發展,關稅進度歇息,持續等待細節公布,因此季線站穩後,仍可保持向上的趨勢,符合一路以來的觀點。
穆迪降評,2 年期 30 年期美國公債利差跳漲,靠攏 100bp(多空分水嶺),但利空情勢都還可控。但 5/21 亞洲時段早晨,跳漲至 100bp 之上的關鍵事件有 4 個
國際股市觀望情緒增溫,短期市場對於多數利多有慢慢淡化現象,投資人常說漲多即是最大利空,正符合當前狀態;在行情經歷強勁波段反彈回升後,利多出盡情況越發明顯,筆者認為此時即為需時間讓籌碼進行換手,在前波享受獲利籌碼進行標的轉換或獲利了結,使部位轉移至較晚才願意進場,對於行情未有太大推升作用,甚至有反向作用之游資後,經歷一番洗刷再等待行情表態。
道瓊指數 5/12 反映美中貿易讓步、情勢緩和的關鍵訊息,一口氣跳漲千點以上,創下反彈波段的新高,就筆者來看,行情歷經利多以後進入漲勢趨緩的階段,沒有一口氣往上衝是較為健康的情況,道瓊符合這樣的走勢,而科技類股則因川普中東出訪放行輝達 AI 晶片,持續領攻。
5/15 鮑爾公開談話,睽違 5 年的 FED 決策框架今年 8 月將改變
以下為談話摘要與說明:
美中關稅大幅調降後,原先反彈回升的多頭慣性加速上攻,現多國指數已收復對等關稅公布後之下跌缺口,好似利空完全消除,甚至經濟前景重回樂觀狀態;但即便是美國對多國廣徵目前協議最低之 10% 關稅,對經濟衝擊之負面影響依舊不容小覷,因此現階段,在行情一片樂觀狀態,雖沒必要逆勢操作,但選擇尚未完全跟進此波反彈回升之個股,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