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落地才能使市場回歸基本面,帶動資金布局好標的
以色列與伊朗緊張升溫,地緣風險壓抑短線情緒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緩升至 43000,科技股更是先創波段新高,整體科技股領軍多頭的氣氛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偏向過熱的情況,預期需要修正一下,儲備資金動能再向上,尤其 6/13 中東地緣紛爭的突發訊息,剛好作為適度壓抑盤勢的事件。
大摩: 202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的「過渡期」,下調應用材料 (AMAT) 評等
摩根士丹利發布更新報告,提出 202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的「過渡期」,下調應用材料 (AMAT) 評等,從持有觀望降評為減碼,目標價從 179 美元下調至 164 美元,股價 12/5 下跌 5%。也同步調整科磊 (KLAC) 目標價 746 下調至 703 元,科林研發 (LRCX) 的目標價 76 美元調漲至 78 美元。
下調的主因來自撤資中國、INTEL、通用型 DRAM 等
本中心認為此報告主要提出的觀點是針對性的,針對到三星、INTEL、中國半導體的展望下調,與先前報告中針對設備廠的財報法說分析觀點其實一致。 韓國晶圓代工 (DRAM) 計畫減產與 2024 中國在禁令前創歷史紀錄的成熟製程擴產潮之後,雖長期資本密集度並未下調,但設備下訂的時點將會影響,2025 年將是一個過渡年,消化擴產、新的政治局面、非 AI 的復甦力道…。
大摩推估 2025 年晶圓代工廠設備支出年減 6%, DRAM 支出年減 10%(HBM 年增 20%);NAND 年增 22%; 中國方面支出年減 15%(其中中企年增 32%,而西方企業年減 24%),反映出外資撤資的動向;
台積電先進製程寡占地位,獨一檔的存在,設備股反倒是低接機會
本週(2024/12/06)台積電營運長侯永清在「2024 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上提到 2025 年 CoWoS 產能增加一倍,並且對應業界針對邏輯晶圓代工,三年擴產至少二倍以上預期。2025 年台積電國內外,包含 CoWoS 與晶圓代工廠將有 10 個廠進行擴產,仍是歷史新高紀錄。
因此關於台積電,先進製程邏輯晶圓代工等同寡占地位,在 AI 伺服器需求仍強勁之下,無論是 GPU、CPU、ASIC 晶片都仍仰賴台積電供應,因此延續上週的報告,目前主要供應台積電的半導體設備廠商,仍然研判是受惠,並且提前裝機而營收加速認列,與上述國際大廠,受到韓國、中國廠商資本支出下調的影響並不一樣。 台灣的 CoWoS、2 奈米設備供應鏈仍然維持積極看好,在利空壓盤後,下週具備補漲的短波段投資切入機會。
以色列與伊朗緊張升溫,地緣風險壓抑短線情緒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緩升至 43000,科技股更是先創波段新高,整體科技股領軍多頭的氣氛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偏向過熱的情況,預期需要修正一下,儲備資金動能再向上,尤其 6/13 中東地緣紛爭的突發訊息,剛好作為適度壓抑盤勢的事件。
自從 GENIUS 法案推出後 (6/11 參議院進行程序投票),美國政府為全球穩定幣立下重要的監管原則:
科技股估值回升至常態水平,甚至成長股吸納更多資金,來到歷史相對中上緣之估值,為當前關稅隱憂持續降溫後之新資金結構;4 月營收公布後,台股尚未走出強勁多方格局,處於反彈回升後之區間整理階段,筆者即針對業績股進行解讀,不論是轉機性質強烈,有望快速吸引短期資金;或是中期趨勢穩定,穩健創高者,都各有不同之漲跌慣性,共通點便是中長期股價趨勢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