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錢,而是不懂規劃:一位資深工程師的覺醒日記
林先生今年剛滿 51 歲,在外商科技公司擔任資深工程總監。月薪 20 萬,加上股票分紅與績效獎金,年收入輕鬆落在 400 到 500 萬之間,從外界看來,他是許多人羨慕的中年勝利組,房貸早已清償,孩子也即將出國念書,生活幾乎沒有太多經濟壓力。
資料說話,整理如下
下兩表為分別取自公開資料庫,截至 5、6 月底,每月基金須公布前 10 大持股,而精選台股規模前 10 大的非高股息之主動基金,將累計持倉金額大於 10 億的台股標的,彙整如下。
資料表解讀出的資訊:
① 先看統計次數也就是制服股的變化,台積電作為佔 40% 的大型權值股,也符合高成長、高價股的主動基金偏好,仍然是主動基金必須持有的基本持股。然而相較於與 5 月相比,2345 智邦明顯遭到減碼,甚至大幅減碼 (掉出前 10 大持股),而反之,3017 奇鋐則是明顯加碼,入選次數增加
② 次之觀察的是相對表現,表格中僅納入大於 10 億累積持股金額的標的,把表格中所有標的相加,5 月底為 1095 億,6 月為 1201 億,而若以加權指數統計月底間的漲幅為 4.25%,勝過大盤 5.4%。
③ 再來是集中度,表格中大過 10 億的標的數減少 1 檔至 21 檔,然而前 10 大標的,金額從 857.4 億上升到 907.3 億,計算持股集中度其實是有所下降的,反應到許多制服股,高檔開始減碼,橫向震盪,也同時反映主動基金,開始押寶新的個股,已拉開與對手的報酬差距。
→當然這些重倉標的,不全然是低檔標的,因為主動基金喜歡動能操作,多半會選擇剛站上所有均線的半山腰股。要出現在前 10 大持股,會需要籌碼的累積。反而從近一個月的投信買超股,扣除高股息之亂的標的,可以初步觀察,作為建立在大盤仍所有均線之上,以短波段順勢操作選股標的。
尚未入選,可留意的主動基金潛在轉進方向:
推薦觀察標的: 連接線 (ex:3023 信邦、3605 宏致…)、矽光子光通訊 (2455 全新、4991 環宇 - KY…)、摺疊機概念股 (6805 富世達、3376 新日興…)
建議迴避標的: 3661 世芯 - KY 以外的高價 IC 設計,及大多數千金股
林先生今年剛滿 51 歲,在外商科技公司擔任資深工程總監。月薪 20 萬,加上股票分紅與績效獎金,年收入輕鬆落在 400 到 500 萬之間,從外界看來,他是許多人羨慕的中年勝利組,房貸早已清償,孩子也即將出國念書,生活幾乎沒有太多經濟壓力。
X 世代的阿強,現年 45 歲,每天早出晚歸,擠在台北捷運人潮中,腦袋卻從沒閒下來過。他一邊為 15 歲的兒子安排未來的升學計畫,一邊還要思量老爸老媽自己準備的醫療費有沒有準備夠,這幾年自己退休金帳戶的數字近乎原地踏步,因此有深深不安全感。
下兩表為分別取自公開資料庫,截至 5、6 月底,每月基金須公布前 10 大持股,而精選台股規模前 10 大的非高股息之主動基金,將累計持倉金額大於 10 億的台股標的,彙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