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週多空訊息一次湧現,資金行情實則收緊!?

29/03/2024

本週的重要大事就是國際央行週,原先的擔憂在BOJ、FOMC後,若以金融市場價格的普遍反應,皆為利空緩解出盡,甚至還創下新高,然而資金的趨勢實則無太大改變,仍有潛在縮緊隱憂,以下依照時序來一一分析。

日本央行的重要性

以時間論,1990年代起,極低利率的日本利率,就興起了借日圓匯出投資,挹注大量槓桿效果。而金額與流向呢?以下圖表,呈現出日圓資金匯出持有的狀況

70兆日圓的美債,無庸置疑是最大金額的項目,而日本蟬聯33年全球最大債權國(就是1990年代日圓套利興起後再無改變),日本升息,而且主要國家在等著降息,因此可能引發加速去槓桿化,日本近幾年減持美債,去年11月來出現增持反彈,這都顯現著日圓動向對債券需求的影響力,美債利率是金融資產的重要定價錨點。

而不只是美國,若以曝險部位的比例,澳洲、紐西蘭、盧森堡、荷蘭等都是高度影響,當國貨幣隨之動盪的幾個關鍵市場。

3/19日本央行解除負利率,YCC雖取消但保留國債購買彈性

日本央行本次協議眾所矚目,日經等新聞社事前爆料,協助測試市場風向,不意外的本次調升利率解除負利率,但是YCC政策的取消,實際上有跟沒有是一樣的,因為解放日本公債利率的上限,但是公告其他債券減少購買,唯獨日本公債購買並沒有減少,記者會時又提到會視匯率、利率狀況,公債購買量有彈性調整空間,實際上仍有間接控制利率上限的意味。

→債券購買的言論,認為是BOJ本次會議最大的意外,屬於資金緊張的擔憂舒緩。日幣事後貶值,再破波段新高。

3/20 FOMC,基本上沒有提供任何新資訊,態度仍然是等待數據轉好就會降息

FOMC這次利率不動早成定局,關鍵是點陣圖,擔憂今年降息預期3碼變2碼,事後點陣圖來看,仍然是3碼,因此國際股債市再度噴出,不過實際上有調高利率預期的趨勢(降息<3碼多了1人,>3碼的委員也大幅減少),只是還沒到達3→2的臨界點而已。因此與去年底就提出的論點一致,通膨在2024是3%~4%波動,中國開始寬鬆貨幣不再大量輸出通縮,那美國的消極作為/拜登的撒幣,遞延至2024更難有進一步通膨降溫發展。

→FED也想降息,但是等不到好的通膨數據,本次的資金行情看似利多,但會認為更傾向短線反應,因為是緊盯著關鍵指標-點陣圖,一翻兩瞪眼的事件交易,立即性的數據變化沒有發生,擔憂緩解。

但實際上降息要等到6月,3月底公布PCE(基本已知不好)、4月初 CPI、PPI仍然受到服務類與油價的推升。就趨勢來看,如果還是等待數據轉好,才會降息,目前的研判就是4月都還看不到數據會變好,甚至是更差,因此資金行情有潛在收緊的跡象(2024降息碼數變少)

BOJ、FED兩大主角試圖維護信心,瑞士、台灣央行補刀回歸現實

而事情來得很快,3/21 歐元製造業PMI劣於預期、瑞士央行率先降息,立即對美元指數衝擊,再度走高,完全吃掉了FOMC的下跌黑K,美股創高後迅速地見到賣壓與震盪,台股連動的國際資金行情,短線利多迅速反應完畢,加上台灣央行意外升息,主要是針對電價調漲進行預防動作與警示,創高後震盪仍頻,並非連續能創高的噴出式行情!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美國經濟數據理想,支撐美股相對全球股市獨強
美股本週四個交易日全面上漲,道瓊指數最高來到 44,885 點,幾乎接近歷史前高,費半同步逼近前高水準,那斯達克更創下新高,美股是毫無回檔的持續向上,明顯強於全球股市。強於的關鍵,在於週四美股大漲 404 點,背後主因是美國一連串理想的經濟數據提供支撐,包括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ISM 製造業指數重回 50 榮枯線之上,以及非農報告的就業人數持穩,最重要的失業率降至 4.1%,顯示經濟基本面仍具韌性。

在筆者 5 月初,「本波匯率初步目標為 10 年線,短期回貶中長期看緩升」專欄文章中,即提到川普政策不回頭,弱勢美元趨勢仍將延續,撇除 5 月初的台幣快速補升,後續將是所有非美貨幣的升值潮來臨,2 個月後匯市發展正如預期。

「利率怎麼可能一直升?通膨應該只是暫時的吧?」當時的你,是否也這麼想過?回到 2022 年初,那是一個看似風平浪靜的時間點。新聞、YouTube 頻道、銀行理專口中的建議,無一不讓人相信:「現在進場長天期債券,是穩賺不賠的選擇」。許多投資人看著美債 ETF(像是 00679B)穩穩站在 40 元上下,紛紛出手佈局,甚至有人為此房屋增貸,只為了抓住「利息+資本利得」的雙重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