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Phone的分潤結構,零組件次族群選股觀點

26/06/2024

ARM架構PC晶片來襲,貴是2024年AI PC最大問題

實際上的ARM on Windows的PC與既有競爭者比較上,其一是Windows10的相關優化未完成,然而考量與微軟的密切合作,Windows11作業系統明年推出,協助新的ARM架構,此問題改善空間預計將明顯;其二是,相對同屬ARM架構的蘋果M3,跑分數據勝,但12核對8核,整體效能略輸,並且目前浮點算力上,AMD 9000系列仍是最高。而優點最為明顯的是省電,此是消費型機種的一大換機動機

AI PC雖然名聲響亮,但品牌廠都相對保守預估滲透率約1%,新進者高通估計約出貨200萬顆,主因還是太貴,品牌電腦的終端報價高於傳統電腦100~150美元,高通的單晶片約999美元,一但要達到40 TOPs的算力門檻,先進製程的採用與台積電代工獨佔(年年必定調漲,甚至漲幅超乎預期)影響成本,並且隨之提升的Dram規格,也是主要漲價的關鍵零組件。

展望到2025年下一代晶片,為了Copilot+PC開發的低成本Snapdragon X Elite改良版才會出爐(便宜2成左右),並且聯發科年底加入戰局,也是讓價格競爭更浮上檯面,加上終端消費信心疲弱,這對晶片設計廠商(Intel、AMD、Qualcomm、聯發科)來說,多半毛利率將是拖累,以搶市佔為主!

邊緣AI的核心指標股-ARM 股價走勢圖

ARM架構手機晶片持續獨走,既有晶片廠商肆意漲價

而以AI phone晶片來說,截然相反,以高通的歷年的手機晶片報價走勢如下,明年度將加速上漲。

以AI Phone來說,高通明年度的snapdragon gen4價格,預計將加速上漲,最主要原因是,ARM架構近乎獨佔手機晶片市場,因此競爭壓力相對小,沒有新的競爭者,且高通傳出獨拿三星S25,維持訂單互換的既有合作關係。而iPhone16採用自研的A18,成本結構也將類似。

邊緣AI的零組件分潤結構也屬於分歧,台股題材眾多但實際受惠選股須謹慎

就上述所分析,先進製程代工、主晶片設計、記憶體是三大囊括主要利潤的主要受惠廠商(多半是大型股)。保護元件、高速傳輸元件、Wifi7模組是三大規格升級的次族群

而散熱部分相對於AI伺服器的水冷散熱,PC與手機散熱端的規格升級並不明顯,今年AI Phone的換機潮與應用,高於PC端,而手機散熱以中國廠商為主,殺價競爭下台股供應鏈多半退出,佔比與受惠的題材效果有限,至於PC散熱端,台股供應鏈在VC、風扇皆能受惠營收增加、毛利持平,然而終端新機效應,明年才會更具機會

而另一值得留意的是品牌筆電廠商,零組件的報價調漲,壓縮到即使賣AI PC也不無法拉升毛利率太多,但因新晶片競爭者的加入,將會比起過去有更多機種設計費用的收入,整體屬於小幅受惠毛利率,仍以出貨量多寡影響獲利最多

而PCB、機殼、鏡頭、電源供應…主要隨出貨量提升而提升,競爭壓力或規格未明顯提升。

→就投資角度而言,相關中小供應鏈仍會受制於資金先大後小的影響,因此邊緣AI的參考指標可觀察電子零組件指數

以6/21而言前兩大權值股2327國巨、2308台達電的逆勢上漲,使得高檔緩步補漲創高(對比於AI伺服器概念股或大盤),因此位階相對便宜、庫存去化的發酵,加上營收獲利展望仍有補漲機會,也將是近期電子股的選股方向中可著重的方向!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我的爸爸是某銀行經濟研究室部門的一員,回想小時候的家庭狀況,住的應該算是豪宅,在現今的信義區是有院子獨棟洋房。爸爸的薪水比一般人高很多,但還是很熱愛到股市賺錢,甚至在他去世的那天早上,他還去了證券公司。這也是我一開始對股市有所抵觸的原因之一,因為我父親在股市上非常積極,使用槓桿並虧損了大筆資金。但這也是我一開始很排斥股市的原因,因為爸爸玩得很積極,開了槓桿,把很多錢都賠在股市了,所以出社會後一直到了自己的妹妹在股市上賺了不少,才想說研究看看股市35歲才在開證券戶,35歲以前完全就是工作賺錢還房貸,以及有間辦公室出租,但當房東的經驗也很不好,租客因資金周轉跟地下錢莊借錢,不但欠了兩個月的租金,地下錢莊討債把整個辦公室都砸了,當房東的經驗太差了,因此那間也先處置掉了,後來的做法就是公司股票...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換句話說,大盤創高,不代表所有族群都在漲;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這場榮景可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