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波匯率初步目標為10年線,短期回貶中長期看緩升

14/05/2025

央行說謊與否屬於政治對立攻擊,投資上更應該關注的是短中期相對表現!

美元兌新台幣自 4 月公布對等關稅後,開啟走跌的趨勢 (新台幣升值),並在 4/29~5/5 四個交易日之內一度暴跌 9%,跌破 30 整數關卡。如此大幅匯率波動屬於異常,並非常態性的外資買台股資金匯入,需要特別留意。

新台幣本波升值,遠超其他貨幣。原因為何?

本中心認為並非單獨的反應川普政策,所以認同 (相信) 央行與府方說法,新台幣匯率並非初步談判協商的條件,但會是二三輪談判的前置 (潛在) 條件之一。這個觀點可以從近半年的主要貨幣對其相對走勢新台幣並未貶值特別多,但近一週升值幅度遠遠超過其他貨幣,相互呼應。

新台幣本波補升格局屬於「長線架構」,預計終結 2022Q1 以來的強勢美元格局

因此時間軸必須拉長來看,才能更清楚知道本波新台幣升值的目標,以週 K 結構觀察自 2022Q1 以來的表現,10 年線會是連動到美元指數 (DXY) 的關鍵位置。

首先 2022Q1 是總經的關鍵轉折點,當時先後發生了 1. 烏俄戰爭、2. 疫情消費潮告終,全球庫存去化 3.FED 開啟升息,加上匯率深受政策的影響,拜登是強勢美元的支持者,因此 2022Q1 以來呈現的是美元指數週 K 多頭結構的型態。而川普是極端希望美元弱勢的總統,主要是為了迎合其希望快點降息、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美夢 (關稅政策的短中長期兩大核心目標,4/6 報告即已確立的分析觀點)

→因此美元指數從開啟降息潮、川普當選與上任,相關政策皆導向的是終結強勢美元,目前認為處在多空分水嶺,也就是 10 年線位置,預期在後續川普政策未回心轉意前,政策影響持續發酵,中長期預期將有跌破 10 年線緩步走弱 (他國貨幣升值) 的趨勢方向。

對應到新台幣也改以週 K 結構來解讀,趨勢方向就會清晰許多

→本波補升,使新台幣恢復匯率連動的目標有兩個: 10 年線與 22Q1 以來的回測支撐,推測分別落在 30.69 與 29.90。因此短期升值過快,央行出手柔性勸導與監督熱錢,同時目標之一的 10 年線已經達到,因此認為短中期之內有回貶至 30.6~30.7 的空間 (壓力區)

→而中長期趨勢來看,川普任內或政策改變前,美元指數走弱導致的新台幣中長期緩步升值看法成形,走緩升較有利金融市場穩定,因此台灣央行與政府當局在協商談判正進行中的情況下,也會避免匯率操縱的指控,不會大力阻升,同步讓外銷廠商有緩衝時間與空間,進行匯率變化的營運對策。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歷經 4 月份川普關稅之亂,引發股債雙殺後,5 月份台股市場再度面臨貿易談判過程間接影響的匯市大亂;如今相關風波暫緩,行情再度進入量縮整理、強勢類股快速輪漲階段,具備低位階及基本面撐腰優勢個股,依舊值得持續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