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鮑爾公開談話,睽違 5 年的 FED 決策框架今年 8 月將改變
以下為談話摘要與說明:
※FED 要調整貨幣政策制定架構,預計 8 或 9 月公布。原因是相較 5 年前疫情時期有 2 個巨大轉變 1. 調整通膨的目標;2. 顯著地看到中性利率提高,反映出更為頻繁的供給面衝擊與高度不確定性。
鮑爾的談話表明過往至今的變革: 自從 2008/09 降至 0 利率附近,2012 定調 2% 通膨目標,這使得央行很難動用貨幣政策在需要時刺激經濟 (編按: 隱含討論利率下限的困境,升息相對地更容易地去控制經濟成長與通膨)。
因此在疫情時期 (前次框架調整),就是將通膨目標 2% 調整成平均通膨 2%,等同允許政策利率低於中性利率,並允許短時間內超過通脹目標 (變相的解決下限困境)。而在過去幾年間,失業率沒有顯著降低,但通膨也由高檔緩步下滑,反映了通膨預期的自證預言,影響比想像中大。
推論與預測:FED 後續框架調整,預期圍繞在兩大方向:
1. 衝擊太快,可能需要引進其他數據協助參考,舉例而言: 軟數據的引進,因為鮑爾提到了自證預言的重要性,同時訪談調查類的通膨預期數據,可作為較領先 / 及時的指標 (包含密西根大學通膨調查數據等預期可能導入)
2. 通膨趨緩不需失業率大幅上升,也表示隱含未來通膨上升,失業率可能也不保證穩定不上升,此表明了 3 月 FOMC 起重啟雙重風險的疑慮,很可能不是短期,而是 3~5 年的中長期影響。
結論:此次發言不影響短期降息預期,但更為重要的中長期趨勢變革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