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調整決策制定框架,大膽預言「軟數據」將導入!

23/05/2025

5/15 鮑爾公開談話,睽違 5 年的 FED 決策框架今年 8 月將改變
以下為談話摘要與說明:

※FED 要調整貨幣政策制定架構,預計 8 或 9 月公布原因是相較 5 年前疫情時期有 2 個巨大轉變 1. 調整通膨的目標;2. 顯著地看到中性利率提高,反映出更為頻繁的供給面衝擊與高度不確定性

鮑爾的談話表明過往至今的變革: 自從 2008/09 降至 0 利率附近,2012 定調 2% 通膨目標,這使得央行很難動用貨幣政策在需要時刺激經濟 (編按: 隱含討論利率下限的困境,升息相對地更容易地去控制經濟成長與通膨)。

因此在疫情時期 (前次框架調整),就是將通膨目標 2% 調整成平均通膨 2%,等同允許政策利率低於中性利率,並允許短時間內超過通脹目標 (變相的解決下限困境)。而在過去幾年間,失業率沒有顯著降低,但通膨也由高檔緩步下滑,反映了通膨預期的自證預言,影響比想像中大。

推論與預測:FED 後續框架調整,預期圍繞在兩大方向:
1. 衝擊太快,可能需要引進其他數據協助參考,舉例而言: 軟數據的引進,因為鮑爾提到了自證預言的重要性,同時訪談調查類的通膨預期數據,可作為較領先 / 及時的指標 (包含密西根大學通膨調查數據等預期可能導入)

2. 通膨趨緩不需失業率大幅上升,也表示隱含未來通膨上升,失業率可能也不保證穩定不上升,此表明了 3 月 FOMC 起重啟雙重風險的疑慮,很可能不是短期,而是 3~5 年的中長期影響。

結論:此次發言不影響短期降息預期,但更為重要的中長期趨勢變革成形

首先看 US2Y30Y 利差走勢圖 (更新至 2025/5/16 14:00)

本週通膨數據公布低於預期,因此短債殖利率下滑,反映降息可能性增加,然而長短債利差卻明顯回升至 94bp↑,雖尚距 100bp 的多空分水嶺有一段距離,高估值股估值修正風險仍未擴大,但已突破了 92.6bp(中美聯合聲明公布前的點位)

此次談話雖未直接言明接續利率決策的動向,市場或許忽視覺得不重要。但這對於中長期貨幣政策趨勢,將視為一次非常指標性的談話,對於政策不確定性與頻繁的衝擊,FED 表明了長期抗戰,因此一舉調整決策架構。筆者認為雙重風險對於實體經濟、金融市場的潛在衝擊,並沒有因為暫緩關稅而消除,即使暫緩拖延,只要不回到接近 5% 以下的關稅,遞延負面效應仍只是早晚問題。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只要借 2%,就能賺 5%、6%,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句話,過去一年在財富管理圈幾乎成了流行語。也因此讓許多投資人信心滿滿地把資金投入債券 ETF,尤其是與美國公債連結的商品。但到了今年,不少人才驚覺現實與預期落差巨大,帳面不僅未見獲利,反而陷入虧損。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操作往往搭配融資借款、甚至質押放大槓桿,壓力成倍上升。如今這場由過度樂觀的預期、對利率循環的誤解、以及市場錯判時機交織而成的風暴,正逐步吞噬原本看似穩健的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