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成功的PCB廠,飆漲無極限

02/06/2025

筆者上週即點出,過去應用多偏向消費性產品之 PCB 廠 6191 精成科,單純從業績角度上,可在其尚未公布營收,但因已有公布與日廠之併購計畫與時間,在可預期營收創高的前提,搭配股價受到系統性風險的修正,把握到短時間內大波段漲幅。若從川普關稅影響後的低點來看,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股價已翻倍上漲,成了近期相當強勢標的。 

除了併購效益使營收大幅度創高以外,此次被收購的 Lincstech 關鍵技術,其實才是中長期對於精成科有更大幫助的一環。在其高密度多層板部分,幾項得以優化精成科主力領域之技術如下:

1. 超高層數高密度 PCB 板

以通用型伺服器板而言,PCB 板層數大約落在 10 多層,而一般用途之傳統伺服器,大約 20 層就已屬高效產品;在現在 AI 伺服器對於更多 CPU、GPU、PCIe 插槽、各種元件之需求後,會需要更好訊號分層及彈性結構,因此能克服訊號複雜、翹曲變形等問題後,達 96 層之超高層數板,幾乎可滿足所有高頻、高功率的使用場景。

2. 背鑽技術

在多層數 PCB 板的設計中,會有許多通道孔來穿越及串聯電路板,而並非所有通道都需要傳遞電路訊號,因此在多餘的通道部分,在訊號傳遞進去後,容易產生訊號反射,並降低訊號完整性,及造成高頻信號的減損。

背鑽技術,即是將此多餘的部分鑽掉,可大大減少訊號干擾問題,有利資料中心、高速網路環境之需求。這項技術難度之高,若多鑽一點,影響到原通孔路徑,則電路板可能直接丟失運作基本需求;若鑽太少,則原本之反射裝況仍會存在,改善效益即不大;對於此技術之掌握,也是能使精成科進入 AI 伺服器領域之關鍵條件之一。

3. 更強大的電鍍技術

在 PCB 與其餘電子元件搭載、連接過程,往往需要透過鑽孔、插槽等方式連接,而在將這些表面進行電鍍 / 化學鍍膜過程,難免會有細微的厚度差異,在特性原料上厚度稍不均勻狀況,雖這種物理性質差異是相當輕微的,但在晶片實際運作時,可能導致顯著的能量消耗差異或良率、運作問題。Lincstech 的 Throwing power 可均勻覆蓋複雜表面,確保電路板不會出現缺陷,在現在 AI、高階網通、電動車等需求對於印刷電路板需求提高下,將成為集團利器。

在合併營收大舉創高後,提升公司營運規模後,再藉由關鍵技術以區隔高 / 中低階產品市場,透過優化產品結構以提升集團獲利,為後續值得關注方向,也是幾項推升本波股價強漲之背後原因。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我的爸爸是某銀行經濟研究室部門的一員,回想小時候的家庭狀況,住的應該算是豪宅,在現今的信義區是有院子獨棟洋房。爸爸的薪水比一般人高很多,但還是很熱愛到股市賺錢,甚至在他去世的那天早上,他還去了證券公司。這也是我一開始對股市有所抵觸的原因之一,因為我父親在股市上非常積極,使用槓桿並虧損了大筆資金。但這也是我一開始很排斥股市的原因,因為爸爸玩得很積極,開了槓桿,把很多錢都賠在股市了,所以出社會後一直到了自己的妹妹在股市上賺了不少,才想說研究看看股市35歲才在開證券戶,35歲以前完全就是工作賺錢還房貸,以及有間辦公室出租,但當房東的經驗也很不好,租客因資金周轉跟地下錢莊借錢,不但欠了兩個月的租金,地下錢莊討債把整個辦公室都砸了,當房東的經驗太差了,因此那間也先處置掉了,後來的做法就是公司股票...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換句話說,大盤創高,不代表所有族群都在漲;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這場榮景可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