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態度及關稅問題仍是全球投資主基調,但投資市場處處是機會

22/06/2025

川馬分裂的動機意圖與潛在機會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兩紅加兩黑,42350 附近橫向震盪,而標普 500 或納斯達克指數雖更為強勢,但也透了漲不上去的觀望氛圍。雖然長期穩步向上的觀點不變,但是時間點與震盪參雜變數,尤其是 7 月初,當 90 天暫緩到期前後,川普宣布新協議稅率,或轉變態度有新的決策,都將主宰市場情緒變化,並且不確定性仍是壓抑市場的主要力道。

關稅政策影響甚鉅,決定未來經濟走向,縱使公司繳出好的財報,也無法消弭對於招聘、投資布局的種種不確定性。就以馬斯克與川普本週正式撕破臉,作為企業對關稅政策的分析視角,川普執意課關稅,主要是為了選舉主軸,也就是凝聚美國再次偉大,將製造業回流美國帶動中下階層,這些數以萬計的人頭才有選票。而企業家有錢,川普需要捐款,才會形成兩邊討好,而一向反對 ESG 的川普,馬斯克研判其可能當選,假若上任後還是能延續電動車補貼,將形成對企業營運的下檔保護,加上 SpaceX 承接了大量 NASA 標案收入,這才是去年馬斯克投身捐款支持川普的最大動機。只不過企業家一貫反對的增加關稅,以及 DOGE 的努力遭大又美法案給掩蓋功虧一簣,這才導致馬斯克、川普想法上愈走愈遠,正式分道揚鑣。

而公司持續營運成長,保有競爭優勢,這些事件固然會造成下跌修正,但同時也在衝突中創造了投資機會,否則一路連漲的股價短波段終究會進入高估。而馬斯克回歸企業界,兩邊各自鞏固其支持者,也就是股東與選民的信任,未嘗不是一種正向發展。

筆者再次重申:「盡快確認關稅稅率,消除不確定性才是股市穩定的關鍵」

川普不希望打仗,希望做生意,所以一方面與馬斯克決裂,但又在對中關係上迅速踩煞車,順利通電話後,約定在英國舉行第二次會談。而在美國貿易法庭裁定對等關稅違憲的同時,迅速宣布上訴並援引更多法條,支持其課徵關稅的權利。這些動作,都可解讀為川普對於政策的鬆緊拿捏有限度,相當在乎經濟的變化,時而鬆綁舒緩情勢,時而緊縮踩死條件。

筆者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將不確定性消除,因此最怕的是 7 月份之前,全球各國談判意興闌珊,仍有死撐活撐拖延的想法,反反覆覆才是潛在導致後市悲觀的關鍵因子。因此把稅率盡快確認並課徵,該受的傷就要承受,失業率提升、經濟放緩甚至微幅衰退也罷,股市下跌修正避免急跌,等待經濟條件穩定後,逐步消化帶動行情緩步向上回升,反而能雨過天晴。

投資前緣新觀點

台股的情況也類似,台積電千元附近止步、台股年線、半年線遲遲無法站回,就是反映觀望與不確定性。筆者認為對於各國政府而言,關稅該退讓要退讓,重點是面對衝擊做好配套措施,無論是協助受傷的企業轉型或是投資布局加速,更甚至是投資市場上,備妥國安基金等類型的護盤資金銀彈。一次性的消化利空,反而會是件好事,當很多資金不願意進入市場就是擔心後續下跌與不確定性。反過來說,盡快的確認利空的幅度,也會帶動下跌後,觀望的資金願意逢低進場,反倒讓行情能穩步向上。

在不確定性未消除前,行情起起伏伏、不上不下,筆者建議短線多空不拘,有獲利都可以站在調節一方,至於波段的部位,放空並不建議,反而是要偏向買進一方,等待下跌與修正多一點,再進場低接,最好是確認關稅政策,產生利空恐慌殺盤時,勇敢撿便宜。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以色列與伊朗緊張升溫,地緣風險壓抑短線情緒
道瓊指數四個交易日緩升至 43000,科技股更是先創波段新高,整體科技股領軍多頭的氣氛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偏向過熱的情況,預期需要修正一下,儲備資金動能再向上,尤其 6/13 中東地緣紛爭的突發訊息,剛好作為適度壓抑盤勢的事件。

科技股估值回升至常態水平,甚至成長股吸納更多資金,來到歷史相對中上緣之估值,為當前關稅隱憂持續降溫後之新資金結構;4 月營收公布後,台股尚未走出強勁多方格局,處於反彈回升後之區間整理階段,筆者即針對業績股進行解讀,不論是轉機性質強烈,有望快速吸引短期資金;或是中期趨勢穩定,穩健創高者,都各有不同之漲跌慣性,共通點便是中長期股價趨勢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