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財故事:沒有適用各個狀況萬能的指標,只有隨機應變的投資策略
在我記憶以來,父母都是公務員,薪資穩定,生活也很穩定,從來沒談論投資相關話題。主要是爸爸曾投資過高利率主打的鴻源機構,鴻源案爆發後家中有段時間氣氛不太好,所以我以前對投資毫無興趣,認為大部份是騙人的,唯一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在台股市場的投資者,幾乎可以分成兩個派別信仰者,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而這兩檔都是屬於ETF這項工具,想投資ETF,那你必須要先搞懂折溢價,讓自己買在更合理的價格上。
平常我們在市場交易的價格稱為「市價」,而ETF本身的價值就稱為「淨值」
淨值=所有股票的市值加總/發行單位總數,當市價與淨值不相等時,就會有折溢價的發生。
折價:市價(市場對該ETF期待值給予的價位)<淨值(ETF本身價值)
折價代表可以用優惠的價格買到你想要的ETF,EX.淨值10元,市價8元,表示該檔ETF價值10塊,但你用8塊就可以買到。
溢價:市價(市場對該ETF期待值給予的價位)>淨值(ETF本身價值)
溢價代表你需要用更貴的價格買到你想要的ETF, EX.淨值8元,市價10元,表示該檔ETF價值8塊,但你需要10塊才可以買到。
STEP1:至公開資訊觀測站首頁,點擊右下方的「基本市況報導」
STEP2:各項專區中>>ETF行情>>集中市場ETF變動及淨值揭露
STEP3:可直接在「預估折溢價幅度」看到ETF的折溢價幅度
ETF的正常折溢價應該介在+1%~-1%之間,折價太多雖然買的便宜,但也有可能是投資人一致都不看好的情況,就需要去思考此ETF未來是否具備發展性;而溢價太高,像新成立的ETF通常都會因為掛牌上市時買盤太熱,而會有溢價過高的問題,就有可能增加你的持有成本,尤其像0050、0056,這種多數人都在追捧的標的,就更容易因為買氣太熱,而出現大幅溢價的問題,就需要多加留意。
瞭解如何查詢折溢價後,就可以觀察想買進的ETF是否在合理的範圍內,或是再觀察個一兩天等恢復正常再買進。在我記憶以來,父母都是公務員,薪資穩定,生活也很穩定,從來沒談論投資相關話題。主要是爸爸曾投資過高利率主打的鴻源機構,鴻源案爆發後家中有段時間氣氛不太好,所以我以前對投資毫無興趣,認為大部份是騙人的,唯一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換句話說,大盤創高,不代表所有族群都在漲;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這場榮景可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
台股今年一路狂飆,指數一再刷新歷史紀錄。有人在行情裡大賺、歡呼自己「終於熬出頭」,但也有人追高進場,卻在短短幾天就陷入套牢。當高股息 ETF 瘋狂吸金、科技龍頭股價不斷創高時,許多投資人心中的疑問只有一句:「現在不上車,會不會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