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財故事:沒有適用各個狀況萬能的指標,只有隨機應變的投資策略
在我記憶以來,父母都是公務員,薪資穩定,生活也很穩定,從來沒談論投資相關話題。主要是爸爸曾投資過高利率主打的鴻源機構,鴻源案爆發後家中有段時間氣氛不太好,所以我以前對投資毫無興趣,認為大部份是騙人的,唯一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本週台股半導體設備廠再度大漲,也很多前幾個月沒特別發動的,半導體佔營收比重較低的企業,也都跟進向上衝高,加上台股再創波段新高,很多資金勢必會找尋位階相對偏低的標的去拉抬。
迅得主要提供自動化設備、儲存系統設備、自動物料搬運系統等;自動化設備廠,算是設備廠之中,利潤率較低的廠商,整體產業算相當成熟,台灣/日本都有不少同業。
迅得過往產品比重上,以IC載板及PCB為大宗,在2022年時,應用在晶圓代工的部分約10%,到了去年提升到了23%,是相當顯著成長,也成為了後續市場關注的焦點;畢竟在台積電持續擴增廠房的需求下,半導體設備可說時走在一條康莊大道上,能受惠到此趨勢的廠商自然有很多想像空間。
台積電海外擴廠部分,已經開始在裝置設備、機台;AI晶片很需要的CoWoS先進封裝產能也是持續成長,而這不是單單台積電就能滿足的量,因此部分大型封裝廠也在跟進趕工;在多家廠商皆有擴廠動作下,積極擴增半導體設備出貨,並與多家封測代工廠爭取訂單的迅得,就有更多受惠機會。
近期營運狀況來看,去年Q3起營收表現不太漂亮,Q3年減22.8%,Q4年減6%,Q1年減18.8%。
迅得主要做載板設備,因為整體產業的擴廠時程不如預期的早,所以還未見到營收明顯表現;3月營收表現還算不差,是近半年來的次高,不過依舊是年減7.5%,因此營收重點還是要等待下半年的半導體設備貢獻。
除了此趨勢以外,迅得本就是近年能穩定年賺8.5~10塊錢的公司,在股價約百元上下長時間整理時,本就是有價值相對的情況,此時藉由族群同步發動的催化劑帶動股價,後續應仍以波段空間可期待。
在我記憶以來,父母都是公務員,薪資穩定,生活也很穩定,從來沒談論投資相關話題。主要是爸爸曾投資過高利率主打的鴻源機構,鴻源案爆發後家中有段時間氣氛不太好,所以我以前對投資毫無興趣,認為大部份是騙人的,唯一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換句話說,大盤創高,不代表所有族群都在漲;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這場榮景可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
台股今年一路狂飆,指數一再刷新歷史紀錄。有人在行情裡大賺、歡呼自己「終於熬出頭」,但也有人追高進場,卻在短短幾天就陷入套牢。當高股息 ETF 瘋狂吸金、科技龍頭股價不斷創高時,許多投資人心中的疑問只有一句:「現在不上車,會不會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