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稅11月開徵!申報前必看節稅指南
每年 11 月,是地價稅開徵的時期。對許多人而言,這封稅單就像「被動支出」——土地沒賣、也沒出租,卻仍得每年繳錢。其實地價稅是地方政府依「公告地價」課徵的持有稅,只要名下有土地,不論上面是否有房子、是否出租,都有繳納義務。但少有人知道,這項稅制也蘊藏節稅空間。若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自用住宅用地」申請,稅額立刻減為五分之一。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不知道「怎麼省」。

本次美國政府關門的背景
民主、共和兩黨意見分歧,主要仍是大而美法案衍生的問題,民主黨針對平價醫療法案的補貼延長,進行杯葛,因為大而美法案對健保預算造成排擠。將使明年 1/1 起估美國達 1500 萬人失去健保支援,2400 萬人 (多數為繳很少的基層弱勢) 保費將飆升 75%。
而大而美法案雖通過,但共和黨僅為 53 席 (民主黨陣營共 47 席) 的微弱多數,參議院要通過任何撥款案,有 60 票的門檻,因此民主黨仍擁有撥款權的箝制作用。
原先的最終協商,是共和黨希望以拖待變,先通過短期方案,使聯邦政府預算維持到 11 月 21 日,並持續磋商,但民主黨最終否決,10/1 進入關門。
歷次美國政府關門與統計數據
以歷年來的紀錄,近 20 年的政府關門紀錄來看,股市的反應都不大,因為大致能維持最低限度的運作,且時間不夠長,基本不構成實體運作中斷。美國政府關門的經驗有非常多次,21 次之中多半是短期影響,終究會通過預算撥款,最久也就是前一次政府關門,川普上一任任期的 2018 年,達 35 天。
上圖為 S&P500(美股)、10 年期公債殖利率 (美債)、實質美元指數 (除以加權貿易指數的美元)、大宗商品原物料等四項的實際的統計數據,此為典型的事件分析,橫軸的時間線 0 為大限,即宣布關門的當日 (以本次為例為 10/1),縱軸則是絕對報酬,分別列出平均數與中位數,上下虛線則為 75、25 等四分衛數。
本次重點在若美國政府關門,影響勞動局 10/3 無法準時發布非農就業報告
而總經數據的延後公布,是本次關門的重點,時代背景不同造成與過往不一樣的潛在衝擊,疫情後無論是擔心通膨或雙重風險,高度關注逐月重要總經數據,是過往不從有過的,因此關鍵數據的無法公布,必然造成利空與不確定性,同時,白宮可能藉這次政府關門,進行大規模裁員,而非僅僅是無薪假,這也同步實時影響到短期甚至是下個月的就業數據。
目前依據政府關門相關,賭池金額最高的 polymarket 事件交易,約 4 成押注 10~14 天下週才能解決,另外 4 成押注更久,因此超過一週基本上是定局,下週二台股開市,下週三台股 (美國晚間午夜) 將會是滿 7 日的第一道坎。
另外,只要是官方公布的總經數據,都將因為政府關門延後,因此月初最重要的兩大數據,非農、通膨報告,都已經正式宣布延後一周,但事實上是滾動延後,並非僅一週,因此也會因為上述關門時長,使不確定性呈現非線性的成長。
每年 11 月,是地價稅開徵的時期。對許多人而言,這封稅單就像「被動支出」——土地沒賣、也沒出租,卻仍得每年繳錢。其實地價稅是地方政府依「公告地價」課徵的持有稅,只要名下有土地,不論上面是否有房子、是否出租,都有繳納義務。但少有人知道,這項稅制也蘊藏節稅空間。若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自用住宅用地」申請,稅額立刻減為五分之一。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不知道「怎麼省」。
記憶體類股狂飆,海力士迎來估值模型結構性轉變,由 P/B 轉為 P/E
近來藝人夫妻因婚後財產分配爭議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熱議。許多人驚覺,婚姻不只是情感契約,更是一場財務合作。當兩個人決定共度人生,不只是共享生活,而是要整合彼此的財務系統,包含收入、支出、債務、風險與資產,都將從「我的」變成「我們的」。愛情是浪漫的開始,婚姻則是現實的長跑。最穩定的婚姻,從來不是沒有爭吵的,而是能在「愛與錢」之間找到平衡、有制度、有共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