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衰退的恐慌來自「GDPNow」,關稅提前拉貨遭誤會了?
歷經 2/21~2/28 川普密集針對關稅的各種發言後,本週市場迎來極度防範的資態,更加關注衰退,形成股跌債漲。然而實際上導向衰退的數據公布並不多,甚至紅多於綠,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雨天收傘的心態,一但股市陷入高檔死亡交叉的短空拉回,所有利空預期都先行發酵。因此針對衰退預期,市場聚焦另一個預測性質的數據: Atlanta GDP Now
你知道嗎?中產階級可能要消失了!主計總處公布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我們回顧台灣財富分配的情況時,發現30年前的16.8倍差距,如今已經急遽擴大至66.9倍,這種驚人的貧富差距擴大趨勢,原本立足在中產階層,但之後是否依然能夠維持其原有的地位與生活水準?
睽違30年主計總處公佈了家庭財富分配統計,此處財富的計算,包括非金融性資產(房地產、與家庭生活設備)與金融性資產(現金、存款、股票、共同基金、與其他金融性資產),並扣除金融性負債。主計總處首次運用「家庭收支訪問調查」樣本,結合資產和負債等相關大數據,讓這項統計再次見光明,讓大家了解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距離。在上次公佈時主計總處在1992年,公布了「1991年國富調查統計」,當年平均每戶家庭的財富為526萬元。
前20%富裕家庭的財富為1306萬元,是後20%最貧困家庭的16.8倍。但此次公布2021年的家庭財富分配來看,第1分位組(最低20%家庭)平均財富77萬元,而第5分位組(最高20%家庭)平均財富5133萬元,已經擴大到66.9倍。
而我國家庭財富吉尼係數為 0.606,略低於澳洲及英國之 0.611 及 0.620,另日本(0.678)、法國(0.676)及德國(0.727),均顯著高於我國,吉尼係數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貧富差距程度的指標之一,越大則代表貧富差距越大。
近5年每人平均淨值增加134萬,其中有價券及現金與活期存款在近3年成長較為明顯。
而家庭所得差距倍數的擴大可以追溯到家庭所得的成長幅度差異,這種現象反映了社會中不同階層家庭在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方面所面臨的差異化挑戰,最高所得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這可能受益於薪資增長、投資回報等因素的積極影響,。而最低所得家庭的成長幅度則受到限制,這可能是由於低薪資、有限的就業機會或是其他社會經濟因素所致。這種不均衡的所得成長狀況,進一步放大了家庭間的所得差距,導致了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
要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資產配置和投資獲利至關重要,在當今經濟環境下,僅依賴工作收入往往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和未來的財務需求。因此,適當的資產配置和有效的投資策略成為實現財務穩定的關鍵,可以實現財務穩健增值,確保個人在面對日常開支、退休計劃或其他長期財務目標時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建議大家應該定期評估自己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策略,並根據個人的財務目標和風險偏好進行調整,以確保自己能夠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實現財務安全和穩健增長!
歷經 2/21~2/28 川普密集針對關稅的各種發言後,本週市場迎來極度防範的資態,更加關注衰退,形成股跌債漲。然而實際上導向衰退的數據公布並不多,甚至紅多於綠,這主要是因為市場雨天收傘的心態,一但股市陷入高檔死亡交叉的短空拉回,所有利空預期都先行發酵。因此針對衰退預期,市場聚焦另一個預測性質的數據: Atlanta GDP Now
存到 1000 萬是許多人努力的目標,但你是否發現,光靠死存錢,似乎永遠趕不上資產增長的速度?當你還在累積第一桶金的時候,通膨早已讓貨幣的購買力逐漸流失,投資市場也不斷變動,讓單純存錢的策略變得越來越困難。
今年 3 月是國際貿易上紛紛擾擾的月份,美國開啟了向鄰國大國課徵關稅的第一槍,也增加對於中國的關稅課徵幅度,相關國家也陸續回以美方顏色,在川普效率展開關稅戰後,無形對資本市場造成上檔壓力,而在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利空下,無論如何皆有機會在此狀態下受惠之企業,有不小機率成為資金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