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利空出盡無庸置疑,展望後續變數有哪些?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台股的除權息行情近期已經如火如荼展開,因為在除權息前股市已經往上拉了好大一波,除權息行情看似少了很多機會,反而要擔心是否會有貼息行情;確實在整體股價變得較貴的情況下,除權息的"填息"行情當然會有較大難度,但依舊可以從中找尋機會。
一除息馬上貼息的例子,以兩種情況較多。一是因為被動基金買盤進場,股價已經有不少籌碼卡位,並想要等到除權息的現金流發放後,再退場之標的,這種很容易當天還原權值K棒會成為一根長黑K(若當日沒有特別波動的話,即便是除權息的股票,還原權值K棒不會有向下跳空缺口,也不會有明顯實體K棒),代表賣壓會在一天內持續湧現,並使股價收在當日相對低點。6/20除息的4915致伸就有這樣的味道,更明顯的是5/23除息的6147頎邦、6/5除息的2105正新、6/21除息的2548華固、6/25除息的1215卜蜂等…。
二是在除權息前幾天已經有買盤先行卡位,這種通常就是為了想要做還原權值當天K棒開高機會之短線買盤,若當天開盤狀況不符合預期,那很高機率就會趕緊出場找其他標的,這時股價也會因為提前見到股價拉高,而在除息後快速貼息並把漲幅回吐。4766南寶就有這樣的味道。
換個角度來看,除權息前若沒有明顯籌碼卡位相關行情,又能搭上自身利多而吸引買盤進場者,在除權息後填息機率就高出很多,甚至直接走出短中波段多頭行情。
以6/25才剛除息之6438迅得及8210勤誠為例,前者是從PCB設備慢慢轉型至半導體設備廠,市場對其本益比評價本就有機會慢慢提高,而百元左右大約也是本益比10倍出頭位置,股價已修正到了相對低價區,搭配上除權息後時間點,以及半導體設備股輪動轉強,今日即拉出了接近8%的紅K棒。
後者仍是在伺服器機殼中產品技術領先之公司,即便前段時間有越來越多家機殼廠獲得美系廠商認證,勤誠可能面臨搶單問題,但供應鏈分散其實也是時間拉長後必然出現的問題,而技術領先及議價能力較強之公司,也還有再取得其他客戶訂單機會。所以現在是走股價經過波段大漲後,獨佔想像空間變小後的修正;這種修正筆者大多視為機會點,只要不是產業趨勢錯誤,當業績真正進入成長期,大多還有另一波段行情可期。
近期後續仍有數百家公司要除權息,建議可從籌碼相對穩健、位階未經過度拉抬,而同時搭上近期教有討論度之產業類股,如半導體廠房設備、被動元件、能源電力等,都有相關公司準備除權息,若有想操作相關波動者,可優先從這些方向切入。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只要借 2%,就能賺 5%、6%,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句話,過去一年在財富管理圈幾乎成了流行語。也因此讓許多投資人信心滿滿地把資金投入債券 ETF,尤其是與美國公債連結的商品。但到了今年,不少人才驚覺現實與預期落差巨大,帳面不僅未見獲利,反而陷入虧損。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操作往往搭配融資借款、甚至質押放大槓桿,壓力成倍上升。如今這場由過度樂觀的預期、對利率循環的誤解、以及市場錯判時機交織而成的風暴,正逐步吞噬原本看似穩健的投資布局。
◆達成協議,因此適用相同的稅率: 15%,從 4/2 20%→7 月初施壓的 25%→15%,當日歐股開高走低翻黑,大致為持平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