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稅11月開徵!申報前必看節稅指南
每年 11 月,是地價稅開徵的時期。對許多人而言,這封稅單就像「被動支出」——土地沒賣、也沒出租,卻仍得每年繳錢。其實地價稅是地方政府依「公告地價」課徵的持有稅,只要名下有土地,不論上面是否有房子、是否出租,都有繳納義務。但少有人知道,這項稅制也蘊藏節稅空間。若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自用住宅用地」申請,稅額立刻減為五分之一。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不知道「怎麼省」。

營收獲利優於預期,財測大致平於預期,毛利回升至28%(如下表彙整)
而報價上,Dram、Nand ASP雙雙有20% QoQ表現。位元出貨上Nand小增、Dram小減,2024 Q4記憶體報價公司看好將全面續漲,HBM 2025訂單銷售一空缺貨供需吃緊,因此更反映出消費電子Dram本季陷入疲弱,而HBM缺貨報價上漲,但美光產能上限的瓶頸嚴重,難以快速拉高下一季的營業利潤。
關於資本支出,2024年30億美元,2025將因應HBM3的擴產繼續調升至130億美元


美光的股價在財報後的首個交易日重挫7.12%(如上圖),理所當然地市場會去找下跌理由寫新聞,事後提到或許財測僅平預期沒有那麼好。
但事實上,截至6/28 15:00,本中心審視財報發布後的投行賣方報告更新,目標價調整變動為「8升1降,全數維持既有評等(如下圖),仍維持相當樂觀的報告觀點」,其中最保守的是瑞士銀行(UBS)從155調降為153元,然而這是因為原本的目標價比別家投行高(過度樂觀),實際上153元僅略低於目標價平均值158元,與其他大型投行調整後的目標價相差無幾。

而「賣方報告的目標價」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要吸引關注通常都偏向樂觀看多,並會高估以擴大潛在漲幅吸引關注,「重點在調升/調降的方向」,即使如此,相對股價也絕大多數是落後指標(例如2022年中才下調、2023年中上調)。
就筆者觀點,美光的股價與營運數據表現上,因深受報價循環影響,長期不時出現單季虧損,因此難以用PE估值,較適合採用預期自由現金流(FCF)進行相關折現,根據財測內容與現金流量所需的相關項目進行預估:
本季(24Q3) FCF: 396m;而先從財測數據計算營運現金流(稅後淨利與折舊)約為2975m,而關鍵在資本支出,美光宣告Q4預算3000m(將達到營收38%,高過2025的營收35%均值),加上非現金帳款的微幅調整,推估24Q4的FCF預計是接近0! (公司的說法也相對保守:positive FCF in 2024Q4)

而後續美光或記憶體在本次財報反應後,後續的相關關注題材新聞有二:
下世代HBM議價與供貨比重,能否扭轉海力士的強勢,或三星通過驗證增加供給造成競爭壓力
AI Phone/AI PC的新機潮實際拉貨狀況,大摩發布報告與諸多法人對AI PC新機潮普遍較不明朗(而上週文章正好已提前分析過2024換機潮,AI Phone>AI PC)
每年 11 月,是地價稅開徵的時期。對許多人而言,這封稅單就像「被動支出」——土地沒賣、也沒出租,卻仍得每年繳錢。其實地價稅是地方政府依「公告地價」課徵的持有稅,只要名下有土地,不論上面是否有房子、是否出租,都有繳納義務。但少有人知道,這項稅制也蘊藏節稅空間。若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自用住宅用地」申請,稅額立刻減為五分之一。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不知道「怎麼省」。
記憶體類股狂飆,海力士迎來估值模型結構性轉變,由 P/B 轉為 P/E
近來藝人夫妻因婚後財產分配爭議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熱議。許多人驚覺,婚姻不只是情感契約,更是一場財務合作。當兩個人決定共度人生,不只是共享生活,而是要整合彼此的財務系統,包含收入、支出、債務、風險與資產,都將從「我的」變成「我們的」。愛情是浪漫的開始,婚姻則是現實的長跑。最穩定的婚姻,從來不是沒有爭吵的,而是能在「愛與錢」之間找到平衡、有制度、有共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