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重挫7% V.S投行目標價8升1降」,美光關鍵數據是現金流!

05/07/2024

美光財報: 本季營收獲利Double Beat,下季財測數據平預期。次產業展望分歧

  1. 營收獲利優於預期,財測大致平於預期,毛利回升至28%(如下表彙整)

  2. 而報價上,Dram、Nand ASP雙雙有20% QoQ表現。位元出貨上Nand小增、Dram小減,2024 Q4記憶體報價公司看好將全面續漲,HBM 2025訂單銷售一空缺貨供需吃緊,因此更反映出消費電子Dram本季陷入疲弱,而HBM缺貨報價上漲,但美光產能上限的瓶頸嚴重,難以快速拉高下一季的營業利潤。

  3. 關於資本支出,2024年30億美元,2025將因應HBM3的擴產繼續調升至130億美元

股價大跌反應,但產業展望無觸雷,投行法人更新目標價樂觀8升1降

美光的股價在財報後的首個交易日重挫7.12%(如上圖),理所當然地市場會去找下跌理由寫新聞,事後提到或許財測僅平預期沒有那麼好。

但事實上,截至6/28 15:00,本中心審視財報發布後的投行賣方報告更新,目標價調整變動為「8升1降,全數維持既有評等(如下圖),仍維持相當樂觀的報告觀點」,其中最保守的是瑞士銀行(UBS)從155調降為153元,然而這是因為原本的目標價比別家投行高(過度樂觀),實際上153元僅略低於目標價平均值158元,與其他大型投行調整後的目標價相差無幾

而「賣方報告的目標價」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要吸引關注通常都偏向樂觀看多,並會高估以擴大潛在漲幅吸引關注,「重點在調升/調降的方向」,即使如此,相對股價也絕大多數是落後指標(例如2022年中才下調、2023年中上調)。

美光的評價關鍵是「自由現金流」,推測下季將終結上漲趨勢轉為下滑

就筆者觀點,美光的股價與營運數據表現上,因深受報價循環影響,長期不時出現單季虧損,因此難以用PE估值,較適合採用預期自由現金流(FCF)進行相關折現,根據財測內容與現金流量所需的相關項目進行預估:

本季(24Q3) FCF: 396m;而先從財測數據計算營運現金流(稅後淨利與折舊)約為2975m,而關鍵在資本支出,美光宣告Q4預算3000m(將達到營收38%,高過2025的營收35%均值),加上非現金帳款的微幅調整,推估24Q4的FCF預計是接近0! (公司的說法也相對保守:positive FCF in 2024Q4)

而後續美光或記憶體在本次財報反應後,後續的相關關注題材新聞有二:

  1. 下世代HBM議價與供貨比重,能否扭轉海力士的強勢,或三星通過驗證增加供給造成競爭壓力

  2. AI Phone/AI PC的新機潮實際拉貨狀況,大摩發布報告與諸多法人對AI PC新機潮普遍較不明朗(而上週文章正好已提前分析過2024換機潮,AI Phone>AI PC)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只要借 2%,就能賺 5%、6%,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句話,過去一年在財富管理圈幾乎成了流行語。也因此讓許多投資人信心滿滿地把資金投入債券 ETF,尤其是與美國公債連結的商品。但到了今年,不少人才驚覺現實與預期落差巨大,帳面不僅未見獲利,反而陷入虧損。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操作往往搭配融資借款、甚至質押放大槓桿,壓力成倍上升。如今這場由過度樂觀的預期、對利率循環的誤解、以及市場錯判時機交織而成的風暴,正逐步吞噬原本看似穩健的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