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發布半導體設備降評報告;但台積電設備供應鏈看好觀點不變

06/01/2025

大摩: 202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的「過渡期」,下調應用材料 (AMAT) 評等

摩根士丹利發布更新報告,提出 2025 年將是半導體設備的「過渡期」,下調應用材料 (AMAT) 評等,從持有觀望降評為減碼,目標價從 179 美元下調至 164 美元,股價 12/5 下跌 5%。也同步調整科磊 (KLAC) 目標價 746 下調至 703 元,科林研發 (LRCX) 的目標價 76 美元調漲至 78 美元。

下調的主因來自撤資中國、INTEL、通用型 DRAM 等

本中心認為此報告主要提出的觀點是針對性的,針對到三星、INTEL、中國半導體的展望下調,與先前報告中針對設備廠的財報法說分析觀點其實一致。 韓國晶圓代工 (DRAM) 計畫減產與 2024 中國在禁令前創歷史紀錄的成熟製程擴產潮之後,雖長期資本密集度並未下調,但設備下訂的時點將會影響,2025 年將是一個過渡年,消化擴產、新的政治局面、非 AI 的復甦力道…。

大摩推估 2025 年晶圓代工廠設備支出年減 6%, DRAM 支出年減 10%(HBM 年增 20%);NAND 年增 22%; 中國方面支出年減 15%(其中中企年增 32%,而西方企業年減 24%),反映出外資撤資的動向;

台積電先進製程寡占地位,獨一檔的存在,設備股反倒是低接機會

本週(2024/12/06)台積電營運長侯永清在「2024 年供應鏈管理論壇」上提到 2025 年 CoWoS 產能增加一倍,並且對應業界針對邏輯晶圓代工,三年擴產至少二倍以上預期。2025 年台積電國內外,包含 CoWoS 與晶圓代工廠將有 10 個廠進行擴產,仍是歷史新高紀錄。

因此關於台積電,先進製程邏輯晶圓代工等同寡占地位,在 AI 伺服器需求仍強勁之下,無論是 GPU、CPU、ASIC 晶片都仍仰賴台積電供應,因此延續上週的報告,目前主要供應台積電的半導體設備廠商,仍然研判是受惠,並且提前裝機而營收加速認列,與上述國際大廠,受到韓國、中國廠商資本支出下調的影響並不一樣。 台灣的 CoWoS、2 奈米設備供應鏈仍然維持積極看好,在利空壓盤後,下週具備補漲的短波段投資切入機會。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只要借 2%,就能賺 5%、6%,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句話,過去一年在財富管理圈幾乎成了流行語。也因此讓許多投資人信心滿滿地把資金投入債券 ETF,尤其是與美國公債連結的商品。但到了今年,不少人才驚覺現實與預期落差巨大,帳面不僅未見獲利,反而陷入虧損。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操作往往搭配融資借款、甚至質押放大槓桿,壓力成倍上升。如今這場由過度樂觀的預期、對利率循環的誤解、以及市場錯判時機交織而成的風暴,正逐步吞噬原本看似穩健的投資布局。

我們使用了 cookies 來確保我們網站的運作正常與安全性,並為您提供最佳的使用體驗。

Advanced settings

您可以在此自訂您的 cookie 偏好。啟用或關閉以下這些類別,並儲存您的選擇。

必要 cookies 對於網站與註冊過程的安全性和正確運作都至關重要。
功能性 cookies 會儲存並啟用您在網站上的 cookie 偏好。
效能性 cookies 能夠幫助觀察網站的表現狀況。
行銷性 cookies 能夠讓我們衡量與分析網站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