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關稅利空出盡無庸置疑,展望後續變數有哪些?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道瓊指數從 3 月第一個交易日開始,週一、二兩根長黑 K 重挫,使行情偏空的氛圍漸趨濃厚,而後續在 42500 附近有所止跌,正在測底,科技股則更為弱勢,承載較多估值修正的賣壓。短波段打出底部後可以期待反彈,但在法人仍然偏空看待的情況下,對於川普政策不確定性仍存在,就還有續跌空間,重複測底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投資市場目前不是擔憂川普的政策影響,而是在乎川普反反覆覆,造成的不確定性,難以形塑支撐震盪向上的信心。裁員與貿易戰是美國兩大壓抑的因素,也都與川普政策相關。舉例而言,馬斯克執掌 DOGE,精簡政府人士的裁員,加上 2 月數據的推升,形成恐慌壓力,。筆者認為僅數萬人的變動,並且裁員後仍有職缺可以重新找到工作,配合關稅戰與美國製造業回流,是一種人力資源的轉換。
美國仍然影響全世界,AI 股的估值修正,使全球供應鏈提心吊膽,但筆者認為將政府高知識份子的人力釋放,轉往私營的高端製造,是否能順利轉換仍需觀察,但大部分正向看待,有助於美國經濟展望長期仍然向好。
魏哲家在白宮宣布額外一千億投資,增加 3 個晶圓廠、2 個先進封裝廠、1 個研發中心。川普視為政策執行下的勝利。台積電回台後則表明,這是原訂計畫,並未改變公司的核心投資紀律 -「配合客戶需求,進行量產」。也因此不只美國多空爭論,台灣也正在針對矽盾一事進行爭論。
筆者延續先前論述,台積電的改變屬於短空長多,投資人不應眼見外資調節提款,而人心浮動,既然理解台積電是好公司,外資的財務操作造成股價下跌,更應該開心於股價打折變便宜。總結而言,川普的一系列政策,必然帶來短期陣痛,各國、各國際企業都正在應對調整,然而是有利於經濟長線發展的。只是需要留意,當前資金的風險意識拉高,法人去槓桿及趨向短線資金操作,消息面波動與短期股價震盪自然將頻繁發生,切記理性看待營運發展,不要過度恐慌。
股市測底過程中,短期可能還沒跌完,但修正的空方理由並非事實。因此下跌都是為了低接反彈的買點預作準備。但時間點相當難抓,因為川普的一言一語都在影響市場情緒。因此筆者認為多空持平僵局之下,順勢的多殺多正在進行,但一旦築底向上追價的投機情緒也可能產生,整體大區間震盪的格局並未改變。
關稅遞延並非不課徵,是法人調節壓盤的重點理由,造就近期高估值 / 成長股大幅修正,對應上述筆者的分析,這帶來好機會,既然測不到底,無須強求抄底,建議可以大膽地逢低分批布局,而偏空觀望的投資人則可短線 / 空手,等待確認築底,以上是現階段較為合適的操作策略。
目前晶片關稅 100%,承諾或正在美國投資建廠的廠商,得到豁免,川普直接點名蘋果、台積電… 因此這些市值龐大的巨頭,得到豁免,利空出盡的情緒反應絕對無庸置疑,也已經在股價上出現反映,本文想要探討的是後續相關的疑慮還有嗎? 如果有癥結點或注意的點是哪些?
「只要借 2%,就能賺 5%、6%,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這句話,過去一年在財富管理圈幾乎成了流行語。也因此讓許多投資人信心滿滿地把資金投入債券 ETF,尤其是與美國公債連結的商品。但到了今年,不少人才驚覺現實與預期落差巨大,帳面不僅未見獲利,反而陷入虧損。更令人憂心的是,這些操作往往搭配融資借款、甚至質押放大槓桿,壓力成倍上升。如今這場由過度樂觀的預期、對利率循環的誤解、以及市場錯判時機交織而成的風暴,正逐步吞噬原本看似穩健的投資布局。
◆達成協議,因此適用相同的稅率: 15%,從 4/2 20%→7 月初施壓的 25%→15%,當日歐股開高走低翻黑,大致為持平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