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財故事:沒有適用各個狀況萬能的指標,只有隨機應變的投資策略
在我記憶以來,父母都是公務員,薪資穩定,生活也很穩定,從來沒談論投資相關話題。主要是爸爸曾投資過高利率主打的鴻源機構,鴻源案爆發後家中有段時間氣氛不太好,所以我以前對投資毫無興趣,認為大部份是騙人的,唯一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前個週末,市場一度期待美國在部分科技產品豁免關稅之動作,將大幅緩解市場利空;而由於川普態度反覆,在仍有特定關稅條例待公布下,行情再度屏息以待,尤其半導體的關稅政策,更牽動了後續行情走勢。
在重要關稅政策仍待公布前,台股半導體類股已有止跌反彈跡象,使市場重新回頭思考,這類將持續受惠先進製程擴張,AI 及高速運算需求依舊為未來主流下,是否有超跌、錯殺之機會。
目前風險最大的仍是川普的不確定性,而這搭配科技股往往在市場多空轉換時,本益比可擁有相當顯著差距之特性,造就了大幅度的價差變化;筆者認為,波段高低點確實不易掌握,但把握長期受惠趨勢向上的標的,趁價格殺至不合理位階時進場,經過一定時間後,依舊有不小機會見證股價回到合理價值。
今天看到生產自動化乾燥設備、載板清洗設備之 4542 科嶠。科嶠主要出貨區域位在中國市場,對於美國廣徵關稅之影響程度較低,預期在半導體關稅受害程度有限;而烘烤設備屬出貨數量較少、單價較高產品,若出貨狀況不順,營收波動度相當大,從去年 Q3、Q4 即可看出此現象。好在今年 2 月起重新認列設備收入,單月營收已回到過往相對高水位。
在近年台灣、中國多家 PCB 廠商前往東南亞設廠趨勢下,科嶠在泰國河源廠預計本季開始認列新訂單,另在加入德鑫半導體聯盟,與家登、迅得等企業聯手鞏固半導體設備訂單,並布局美國、日本熊本據點下,也將穩固與台積電之合作關係,抓穩台積電赴美設廠之商機。
經過去年全年只賺 0.08 元,未能穩定獲利的狀態,股價即可維持高檔;今年在各項主力產品出貨有望同步成長,明年半導體大聯盟及台積電美國廠效益擴大,皆可享有高額獲利成長空間;在股價重新打回中長天期均線下方,負乖離顯著階段下,預期其價值將逐步受市場重新檢視並吸引買氣。
在我記憶以來,父母都是公務員,薪資穩定,生活也很穩定,從來沒談論投資相關話題。主要是爸爸曾投資過高利率主打的鴻源機構,鴻源案爆發後家中有段時間氣氛不太好,所以我以前對投資毫無興趣,認為大部份是騙人的,唯一理財方式就是存錢。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換句話說,大盤創高,不代表所有族群都在漲;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這場榮景可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
台股今年一路狂飆,指數一再刷新歷史紀錄。有人在行情裡大賺、歡呼自己「終於熬出頭」,但也有人追高進場,卻在短短幾天就陷入套牢。當高股息 ETF 瘋狂吸金、科技龍頭股價不斷創高時,許多投資人心中的疑問只有一句:「現在不上車,會不會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