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訂單收不回? 認呆帳後能否利空出盡?

02/05/2025

中鼎工程,在 4/16 晚間時段,發布屬於嚴重利空之重大訊息: 美國子公司承攬的 BKRF 工程,因母公司 GCEH 申請重整,子公司將針對該工程之 196.04 億元應收帳款,提列損失。實際提列金額則要依重整計畫而定。

利空發布後,股價已連續四根跌停板反應,而第五個交易日搭配川普在關稅態度放軟,也跟隨多數跌深股走出強彈行情,迅速拉上漲停板鎖死。

在漲停板前夕,中鼎也因應此次事件做了不少動作,包含透過臨時董事會私募普通股、現金股利砍半、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等動作,以減緩此次事件影響,並試圖穩定股東信心。

以本次事件影響,全部金額若都提列為費用,對於 EPS 影響約是 24.14 元,已大大超過近幾年中鼎平均每年的獲利 2~3 元之間;另目前中鼎之每股淨值為 24.23 元,若依常理而言,將每年盈虧納進淨值之計算,則淨值將打到幾乎歸零,面臨低於 5 元後變成全額交割股之風險,大幅限制股票流動性,也將流失許多願意持有股票之資金。

依中鼎之說明,指出應收帳款仍有望在未來分年度陸續回收,依美國法律,該合約享有債權擔保,確保未來債權可以履行。

客戶申請重整後,預計今年 Q3 公告重整計畫,屆時才能確定實際應認列之呆帳,等於近幾個月就是不確定性最高的時間段;因公司對於擴大財務操作空間之動作大致完善,筆者建議除了觀察後續公司重訊更新外,市場反應也相對重要,畢竟過去也經歷過因客戶付款或工程毛利差異變化等問題,造就股價在訊息釋出後立即大跌,而後也多能收復相關利空,逐步回到其應有之價值。

本次對於財務衝擊,恐相當嚴重之事件,若股價開始止跌,可思考是否有大資金開始進場,而以目前公司動作來看,降低股利發放及增資金額 (以市值計算),約佔本次事件約 15% 之幅度,其餘則待私募金額確定後,可再加上一定規模之資金挹注,預期撐過此次事件機會不小;以最壞情況被打入全額交割,依當前在手訂單金額,透過時間等待,復甦能見度依舊高,仍可留意在帳款有機會陸續回收下,短期恐慌造就出的投資機會。 


最 新 文 章

Be the first to read what's new!

我的爸爸是某銀行經濟研究室部門的一員,回想小時候的家庭狀況,住的應該算是豪宅,在現今的信義區是有院子獨棟洋房。爸爸的薪水比一般人高很多,但還是很熱愛到股市賺錢,甚至在他去世的那天早上,他還去了證券公司。這也是我一開始對股市有所抵觸的原因之一,因為我父親在股市上非常積極,使用槓桿並虧損了大筆資金。但這也是我一開始很排斥股市的原因,因為爸爸玩得很積極,開了槓桿,把很多錢都賠在股市了,所以出社會後一直到了自己的妹妹在股市上賺了不少,才想說研究看看股市35歲才在開證券戶,35歲以前完全就是工作賺錢還房貸,以及有間辦公室出租,但當房東的經驗也很不好,租客因資金周轉跟地下錢莊借錢,不但欠了兩個月的租金,地下錢莊討債把整個辦公室都砸了,當房東的經驗太差了,因此那間也先處置掉了,後來的做法就是公司股票...

最近台股屢屢改寫歷史新高,新聞標題天天輪番上演「台積電再創天價」、「加權指數刷新紀錄」。但許多投資人看著手中持股卻忍不住納悶:「指數漲成這樣,我的高股息 ETF 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這並不是錯覺。當前市場正上演典型的「拉積盤」現象,也就是由少數權值巨頭撐起整個指數,而非全面性上攻。換句話說,大盤創高,不代表所有族群都在漲;對多數投資人而言,這場榮景可能只是「看得到、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