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稅11月開徵!申報前必看節稅指南
每年 11 月,是地價稅開徵的時期。對許多人而言,這封稅單就像「被動支出」——土地沒賣、也沒出租,卻仍得每年繳錢。其實地價稅是地方政府依「公告地價」課徵的持有稅,只要名下有土地,不論上面是否有房子、是否出租,都有繳納義務。但少有人知道,這項稅制也蘊藏節稅空間。若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自用住宅用地」申請,稅額立刻減為五分之一。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不知道「怎麼省」。

推動穩定幣政策,成為川普政府救美債的重要浮木
自從 GENIUS 法案推出後 (6/11 參議院進行程序投票),美國政府為全球穩定幣立下重要的監管原則:
→「儲備與美元化」:要求穩定幣發行方必須持有等值美元或美債,且境外穩定幣進入美國,也遵循相同規範。此舉變相的將失去信任的美元體系 (美元走弱),試圖用正在成長的穩定幣來穩固美元體系
目前 Tether 發行的 USDT、Circle 發行的 USDC 為兩大穩定幣,皆與美元 1:1 掛勾。在蓬勃成長的情況下,發行商收美元發行穩定幣,並不支付利息,而其收益方面,可用收來的美元用來放貸、投資國債、轉投資風險性資產等,形成收益。這即是發行量成長的穩定幣,間接支撐美元體系的關鍵。

而關於美債方面,從另一統計數據來看,兩家穩定幣發行商所持有的美國國債合計約 1650~1700 億美元,若以各國外匯持有美債來比較,排名已達第 16 名,超過韓國、沙烏地阿拉伯,僅次香港、新加坡,也因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不只一次公開力挺穩定幣。
而當前 2600 億的穩定幣規模,年交易量約 27 兆確實具備高度流動性,按照川普政府的理想狀況,3 年後成長到 2 兆,雖面對 30 兆美國國債餘額,佔比仍低,但往後的美國國債餘額增額,將有新的 1 兆多資金可作為美債需求來承擔買盤,抵銷當前外國政府尤其日本、中國政府等美債需求減少。
除了美債需求以外,槓桿作用與反向風險則是對立面:
當穩定幣與金融體系相結合,那交互影響的系統性風險也就隨之產生,穩定幣就如同銀行的存款一般,因此舉例而言,當發行商面臨龐大贖回壓力時,就會被迫拋售國債籌措美金,衝擊債市,而贖回的壓力,可能來自於比特幣的下行波動加劇、各國政策改變或突發事件。因此,可以視為以小支大,將虛擬貨幣的風險與高槓桿與高波動,外溢至美元與傳統金融資產體系之中。
比特幣價格與穩定發行商 Circle IPO 蜜月行情,密切關注作為止漲前瞻指標
比特幣原先月線跌破回測 10 萬整數大關,但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6/5 IPO 後蜜月行情帶動回到所有均線之上,目前 11 萬反壓,下檔走平的月線均線 10.6 萬為多方支撐關鍵價。而剛 IPO 的 Circle 波動度更大,認為是領先指標,如下圖所示,100~108 本週跌破,外溢的估值修正即會

此外多次介紹的 CoreWeave(NVIDIA 轉投資公司),若跌破 150,蜜月行情正式結束,預估也將使近期強勢的 AI 科技股進入調節與止漲橫向階段。
每年 11 月,是地價稅開徵的時期。對許多人而言,這封稅單就像「被動支出」——土地沒賣、也沒出租,卻仍得每年繳錢。其實地價稅是地方政府依「公告地價」課徵的持有稅,只要名下有土地,不論上面是否有房子、是否出租,都有繳納義務。但少有人知道,這項稅制也蘊藏節稅空間。若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自用住宅用地」申請,稅額立刻減為五分之一。很多人不是不想省,而是不知道「怎麼省」。
記憶體類股狂飆,海力士迎來估值模型結構性轉變,由 P/B 轉為 P/E
近來藝人夫妻因婚後財產分配爭議登上新聞版面,引發社會熱議。許多人驚覺,婚姻不只是情感契約,更是一場財務合作。當兩個人決定共度人生,不只是共享生活,而是要整合彼此的財務系統,包含收入、支出、債務、風險與資產,都將從「我的」變成「我們的」。愛情是浪漫的開始,婚姻則是現實的長跑。最穩定的婚姻,從來不是沒有爭吵的,而是能在「愛與錢」之間找到平衡、有制度、有共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