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 資 blog

國際股市觀望情緒增溫,短期市場對於多數利多有慢慢淡化現象,投資人常說漲多即是最大利空,正符合當前狀態;在行情經歷強勁波段反彈回升後,利多出盡情況越發明顯,筆者認為此時即為需時間讓籌碼進行換手,在前波享受獲利籌碼進行標的轉換或獲利了結,使部位轉移至較晚才願意進場,對於行情未有太大推升作用,甚至有反向作用之游資後,經歷一番洗刷再等待行情表態。

道瓊指數 5/12 反映美中貿易讓步、情勢緩和的關鍵訊息,一口氣跳漲千點以上,創下反彈波段的新高,就筆者來看,行情歷經利多以後進入漲勢趨緩的階段,沒有一口氣往上衝是較為健康的情況,道瓊符合這樣的走勢,而科技類股則因川普中東出訪放行輝達 AI 晶片,持續領攻。

美中關稅大幅調降後,原先反彈回升的多頭慣性加速上攻,現多國指數已收復對等關稅公布後之下跌缺口,好似利空完全消除,甚至經濟前景重回樂觀狀態;但即便是美國對多國廣徵目前協議最低之 10% 關稅,對經濟衝擊之負面影響依舊不容小覷,因此現階段,在行情一片樂觀狀態,雖沒必要逆勢操作,但選擇尚未完全跟進此波反彈回升之個股,更加重要。

歷經 4 月份川普關稅之亂,引發股債雙殺後,5 月份台股市場再度面臨貿易談判過程間接影響的匯市大亂;如今相關風波暫緩,行情再度進入量縮整理、強勢類股快速輪漲階段,具備低位階及基本面撐腰優勢個股,依舊值得持續留意。

去年即因為傳打入當時正夯之水冷散熱快接頭供應鏈,使得時碩評價快速調升,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即有超過 1 倍漲幅。如今在 AI 股面臨評價修正,以及關稅戰股災後,股價最低回跌至去年起漲前之位置,歷經大起大落的前飆股,是否還有再攻條件?

走入人生下半場,退休前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未來生活的鋪陳。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安排與財務規劃,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是:「退休前,是否還適合購買房產?」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背後其實藏著無數現實與情感的拉鋸。選擇「買」,意味著一份安穩、擁有自己空間的踏實感,也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掌控;而選擇「不買」,則可能換來更大的財務彈性、生活流動性,甚至是一種解放與輕盈。這不僅僅是一筆金額的取捨,更是對未來生活型態的想像與選擇。從資金調度、貸款能力,到退休後的居住品質與心理安定感,這一間房,可能不只是住所,而是你退休人生幸福感的起點。

許多國家都正積極協商對等關稅,但並「未有任何正式協議產生」,指標性的「日本」首度訪美無果,月底將再赴美二輪談判,表態不會輕易讓步,並且透露川普直接參與談判,職位並不對等,強調已列好的條目與數據,聚焦「買」什麼? 關稅以外的議題涉略討論少 (例如美債、投資…)

中鼎工程,在 4/16 晚間時段,發布屬於嚴重利空之重大訊息: 美國子公司承攬的 BKRF 工程,因母公司 GCEH 申請重整,子公司將針對該工程之 196.04 億元應收帳款,提列損失。實際提列金額則要依重整計畫而定。

道瓊指數一週以來終結短線反彈,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回測到反彈波段的一半位置,幅度並不大,整體符合反彈後下壓找支撐,進而趨穩的跡象。近期觀望情緒濃厚,代表利空消化至今,市場量縮,等待著後續川普政策、各國談判進展以及 FED 態度,期盼新資訊帶動明確趨勢。